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可盈配资,为啥没对宦官黄皓下手呢?有网友说,那时候黄皓还没变成太监呢。
说来也怪,仿佛是命运跟刘氏家族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。东汉那会儿,汉灵帝不太行,结果让十常侍那些宦官掌了权,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。谁承想,到了蜀汉快完蛋的那几年,刘禅这个刘家后人,也没能躲过这一劫。蜀汉在263年灭了,往前捯饬个十年八年,朝廷大权基本都捏在宦官黄皓手里。
从公元246年董允离世后说起,董允在朝中说话时那可是毫不客气,毕竟他还是刘禅的老师呢。董允对黄皓那是经常批评,因为师生俩常打交道,见面多,黄皓自然就惧怕董允。但董允一走,侍中陈祗就拿黄皓没办法了,最后他俩竟然勾结到了一起。
到了公元258年那会儿,好多人都被黄皓给挤兑走了,成都这个政治圈子里面,他们都待不下去了,或者手里的权力也被架空了。就像刘禅的亲弟弟刘永,还有蜀汉那时候挺厉害的大将罗宪,都被赶到永安去了。写《三国志》的陈寿,也吃了亏被降了职。就连姜维可盈配资,他也斗不过黄皓,没办法只能在沓中躲着,离黄皓远远的。
展开剩余62%公元262年的时候,黄皓动起了歪脑筋,想靠着手中的权力把姜维给撤了,这事儿可真让人心惊胆战。那时候的黄皓,朝政大权已经被他牢牢抓在手里,刘禅就像是他手里的木偶,朝廷里的大事小情,都得听黄皓这个太监的。就连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,也拿他没辙。
公元263年的时候,姜维给刘禅写了封信,提醒他钟会可能要发起进攻,得早点做准备。但太监黄皓跟刘禅说,他找人算过了,钟会不会打过来。刘禅一听,就没把这事放心上。结果没多久,钟会真的打过来了。
所以,要是说谁该为蜀汉的灭亡负责,刘禅肯定算一个,太监黄皓也绝对逃不掉。这就让人好奇了,诸葛亮活着那会儿,咋就没把黄皓给解决掉,反而留下这么个大麻烦呢?
诸葛亮在公元223年到234年间手握重权,管理国家大事,这正好是11年的时间。那时候,刘禅从16岁长到了27岁,慢慢成熟了。要知道,汉代的人到了20岁左右就算成年了。另外,《三国志》里头写了,刘禅越长越大,开始宠爱宦官黄皓。不过,史书里头没提黄皓到底多大岁数,宦官嘛,净身入宫的年龄可以从几岁到十几岁不等。
估计在诸葛亮掌权那会儿,黄皓这家伙已经是个太监了,他俩肯定有过几年打交道的时间。所以说,诸葛亮在《出师表》里讲的“亲近贤良的大臣,远离奸佞小人”这话真没错,他可能指的就是像黄皓这样的人。不过呢,在诸葛亮当政期间,大权都攥在他手里,黄皓也就只能陪着刘禅玩玩乐乐,根本没啥实权。再说了,那时候董允还在朝廷里头呢,有贤臣在,黄皓哪敢蹦跶。
那时候的黄皓应该还是个孩子可盈配资,对权力没啥兴趣,也闹不出啥大动静。所以诸葛亮只是告诉刘禅,让他离那种不忠不义的人远点。
发布于:陕西省好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